2018年9月22日 星期六

記得你同梯的弟兄?


我沒打算一開始就歪樓,我說的是用兩件事情觀察復興的團體教育,
一件事是兩天一夜在新竹小叮噹科學園區的新生訓練,
學校聘僱了外面的帶團教官及班長,把剛上七年級的新生集中管理,
從台北離開的巴士上還說說笑笑,以為這是跟小學一樣的 outing,
一到營地就被教官及班長斥責並予以軍事化的訓練,
其實就是復興的成功嶺模式。

第二件事情是這個月舉辦七年級班呼比賽,
將近兩個禮拜的操練,看到這群新兵慢慢地退去膽怯,卸下天真的外衣,
我雖然還看不到蛻變的蝴蝶,但是我相信為期不遠。

教育需要創新,但有些基本的事情不會改變,
榮譽,進取,團隊...這些都是!



復興的特色課程安排

探索課,宜蘭YWCA聽濤館及頭城老街活動,取代家政及童軍課

英文教材,翰林TB, 空中英語教室,reading with Joy

國文補充教材,中學生每日一文,文史典故精粹(捷英社)

地理,特色手繪地圖訓練

生物,師資優良,訓練撰寫報告,一學期四篇,設備驚人,電子顯微鏡看來不起眼,但人手一機就是可貴之處

資訊課,七年級影像處理,製作網頁,八年App 九年C語言,可能花俏了一點,
但特色是,注重英打每分鐘15字為最低要求

生活科技課,基本圖學及用TinkerCAD 實作3D列印,這很好,目標明確

美術課,除了正常學程外,還有針對美術升學的孩子安排美術課後培訓